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印度为何难以成为奥运大国?对于民族自尊心极强的印度人来说,这是个相当敏感的话题。但活跃的印度媒体每隔四年就会对此议论一番,而且中国是必然提及的参照体。

对于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来说,这是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一个国家的“奥运表现”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而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发展中大国就是一对最典型、最具有比较意义的研究对象。

对于中国人来说,探究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拓展视野的机会。尝试换位思考,中国人或许对自己的“金牌之路”和“举国体制”能增加一点新的认识。

印度早在1900年就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第二届现代奥运会,在奥运会历史上是第一个亚洲参赛国。早年,印度男子曲棍球队所向披靡,在1928至1980年的12届奥运会中,在这个单项上拿了11块奖牌,八金二铜一银。但是,以后印度队一蹶不振,而在其他项目领域又鲜有所长,结果,从1984年到2004年的20年间,在六届奥运会中,印度总共仅获一银二铜三块奖牌,其中有三届奖牌数为零。由此,印度与奥运渐行渐远。直到最近两届,情况才略有改观。

毋庸讳言,印度的奥运表现,与其作为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很不相称的。其实,印度的综合实力不可小觑:它发展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部分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等拥有优势,再加天上有卫星,地下有核武。在世界GDP排名中,印度稳居第11位;但在奥运会奖牌榜上,印度近期表现最好的一次才是第50名。这是为什么?印度人自己在问,关心印度的外国人也在问。

经济、体制还是文化原因?

答案之一,有人说,因为印度贫困严重。印度人口众多,应该说为产生大量优秀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庞大的人口基础。但是,印度有三分之一人口为贫困人口,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严重,许多地方尚未解决饮用水和电力供应问题,因此,印度人口基数的优势现在还没有体现出来。但是,也有人指出,贫困问题与奥运表现并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比如,印裔美国人是一个很大群体,他们成就突出,平均收入居全美各族群之首,完全不存在贫困问题,然而,鲜有美籍印度人在体育上展露身手的,更不用说有华裔林书豪那样的全美明星。这种看法的含义是,主要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文化问题。

答案之二,有人说,因为印度政府不重视体育。确实,印度政府对体育的投入非常有限,而且,印度完全没有中国式的“举国体制”。所谓“举国体制”,简单地说,就是由各级财政支持的、由业余体校、专业体校和地方专业运动队构成的三级选拔、培养顶尖运动员的机制。但也有人说,诚然,由于政治制度不同,印度不可能建立类似前苏联、前东欧国家和中国式的全国竞技体育促进模式,但是,为什么在印度的中小学里,体育课形同虚设,类似游戏课,而且没有强制性的学生体育成绩达标的要求?也就是说,或许不仅是体制原因,更有深层次的文化原因。

答案之三,有人说,因为印度传统文化排斥竞技运动。印度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是宗教。印度人口的大多数是印度教徒,而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充满宿命论,规定人的一生应安分守己,不要企图改变命定的人生,这与竞技体育崇尚个人奋斗精神大相径庭。再者,大部分印度教徒是素食者,这也是印度体育不发达的根源之一。还有,印度曾被来自西亚和中亚的穆斯林统治长达600多年,伊斯兰文化对妇女社会活动的限制显然也制约了印度女性参与竞技体育。

答案之四,有人说,因为印度人不善于学习新事物。奥运会在不断发展,许多新的竞赛项目需要下功夫学习和引进。但印度人至今仍仅喜爱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流行的一些老项目,比如板球、曲棍球、马球等,独立后并没有努力去发展其他竞技项目,因此,这也影响印度在奥运会的表现。

的确,或许是因为印度传统文化的力量太强大,印度人对于学习外国文化的热情似乎远不及中国。比如,印度全国没有职业的交响乐团,更不用说芭蕾舞团了。又比如,在古代中印佛教交流的近千年时间里,去印度取经的中国僧人冒九死一生之险也要返回故土,向国人传授他们所学到东西;而来中国布道的印度和尚却无人有意重返天竺,更谈不上有心回国介绍中华文化了。再比如,中国人古代学“胡服骑射”,近代以来学西装革履,以至汉族人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了;而印度人穿莎丽几千年不变,至今引以为傲,引以为美。

印度呼唤金牌

但愿以上所说正在成为历史。如果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情况正在悄悄起变化。变化的起点在北京,2008年,印度一举获得三块奖牌,一金二铜。对于印度自己来说,这可谓是打了一场翻身仗。本届伦敦奥运会,印度又进一步,奖牌数翻番,总共六块,二银四铜。印度国内舆论对此感到满意,并涌现更加积极的展望。

变化主要来自近年来政府和民间一起对印度的奥运准备加大了投入。2001年,也许是出于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考虑,印度专门成立一个竞技运动基金会,并设立一个名为“奥运金牌追求”(Olympic Gold Quest)的项目,负责向有潜力朝奥运奖牌发起冲击的印度运动员提供资助。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此次印度六名赢得奖牌的选手中,至少有四名接受了这个项目的资助。也许,印度的金牌意识正在复苏。

观察一个发展中大国是否有雄心壮志,还要看它是否已经、或是否有意在自己国家举办一届奥运会。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有着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含义:1964年的东京(那时的日本也是个发展中国家)、1988年的汉城和2008年的北京,就是日、韩、中三国先后借奥运会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宣布自己的崛起,并获得全球广泛的认同。2016年的巴西也将上演同样的故事。

丝毫不必怀疑印度的志向。2001年中国争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后,印度随后在2003年获得举办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的举办权。当时,印度各方人士明确表示,举办英联邦运动会可以为今后举办奥运会奠定基础。可惜,2010年的英联邦运动会筹备和组织工作不甚理想,暴露出许多问题,以至印度现在对举办奥运会问题默不做声。但可以预计,只要巴西在2016年大获成功,印度肯定会再次激情萌动。因为届时在“金砖四国”中,唯有印度没有举办过奥运会了。

衷心祝愿印度在奥运之路上走快,走好!

话题:



0

推荐

毛四维

毛四维

96篇文章 6年前更新

退休外交官。愿更多了解印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