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最近两年来,印度为何不参加“一带一路”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随着北京高峰论坛日益临近,印度是否支持,是否与会,已不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政治决策问题。连日来,印度有著名学术团体举办研讨会,呼吁政府改弦更张。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也大力做工作,期望出现柳暗花明。然而,到目前为此,印度政府似乎不为所动。
5月9日,印度英文大报《印度快报》发表著名战略分析家拉贾·莫汉关于“一带一路”的文章,强调中印在这一领域存在尖锐的地缘政治竞争,即中印相互争夺对南亚中小国家的影响。
拉贾·莫汉现为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印度中心的主任,《印度快报》的外事特约编辑。他在印度外交和战略研究界声誉卓著,属主流派学者,对印度政府的外交政策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观点不偏激,两年前曾撰文主张印度应参与“一带一路”。从其最新文章可以看出当前印度主流社会对“一带一路”的基本评估,应该说对印度为何不参加“一带一路”这个问题做出了一个权威回答。
现将该文全文照译如下,供感兴趣者参考。
交通网是关键
——印度必须提升自己的国内联通以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
作者:拉贾·莫汉
《印度快报》2017年5月9日
对于本周将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活动,印度官方已予拒绝。在北京和德里都有人警告说,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似乎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而印度将自我孤立。还有人建议用外交手段来解决印度的异议。
德里的问题之一是,作为“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巴经济走廊”穿过查谟和克什米尔的一部分,而这块领土是被伊斯兰堡占领的。有人建议用语言表达来解决这个问题:北京为何不说“中巴经济走廊”不是“一带一路”的一部分?或者,是否可以把“中巴经济走廊”改名为“中国南亚经济走廊”?在笔者撰写此专栏评论之时,这两种设想都未打动德里,因为问题并不在于语言。
印度的困难在于其有更深层次的考量。这关乎这样一种前景,即“一带一路”将大规模地加强中国在商业上、经济上、政治上以及安全上对印度邻国的影响力,从而使德里的区域优势被边缘化。“一带一路”并不仅是连通欧亚大陆和印太海域的陆路之“带”和海丝之“路”。它关乎到在北京主持下,中国对外输出资金、劳力、技术、工业标准、商业规范、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港口、工业园区、经济特区以及军事设施等等。
虽然“一带一路”规模惊人,但并非前无古人。英国统治者在19世纪就在做类似的事:打开市场,开通新的商路,从苏伊士到上海炫耀武力,设立盟友圈并搞定保护国,从而把印太地区变成英国广阔的势力范围,并在加尔各答实施控制。
由于巨大的经济资源以及北京能够发动的民族宏愿,“一带一路”在规模上远要大得多。英国当时集中于海路,几乎不涉及亚洲内陆,与之不同,中国在现代将是在欧亚大陆和印太地区架构地缘政治的首个非西方国家。大多数国家对此予以接受,但中国的两个邻国,日本和印度,出于迫不得已或其他考量,却不愿随波逐流。
日本在不久前还是亚洲的第一强国,现在它也并不认命。它已经推出自己的“一带一路”,叫做“高质量基础设施伙伴计划”。日本在宣传方面可能不及中国有效,但它已经斥资近1500亿美元在印太和欧亚地区资助各种基础设施项目。
德里多年来自视与北京平起平坐,但现在发现屈居下风日子难过。印度幡然猛醒,面对中国与印度邻国之间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关系,正意识到“一带一路”的长远结果。对“一带一路”,印度无论是强烈反对也好,或是弱弱地予以政治首肯也罢,都将不会对其进程产生任何影响。“一带一路”势在必行。
如何应对中国对印度周边地区的演变,将是德里未来几十年里最重要的战略挑战。
印度是否参加本周在北京举行的会议与应对这一重大挑战毫不相关。相反,印度应对“一带一路”的长远方略必须聚焦以下三个领域:第一,加强其自己国内的交通联通。其实,中国的“一带一路”也并非起源于一个对外倡议。它是建立在国内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之上的,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这一战略致力于统一国内市场,把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省份连接起来。如果印度不能改善其国内通往边境地区的交通状况,提升边境地区陈旧的基础设施水平,谈论“一带一路”将无任何实质意义。
第二,印度应该使其与邻国的陆路和海路交通实现现代化。自独立以来,印度一直忽视与其周边的跨国交通遗产,这当然怪罪不到中国。北京也没有阻拦印度建设通往边境地区的公路和铁路设施。第三,印度可以与日本等国以及多边机构合作,在南亚次大陆以及更远的地区发展互联互通。
莫迪政府确实已开始在所有这三个领域采取行动。但由于印度国内长久以来的体制弱点以及与其邻国的政治困难,中国挑战之强与印度应对之弱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印度只有奋发图强、力争缩小差距,其应对中国“一带一路”的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提升。
可以肯定地说,在推进地区互联互通方面,德里与北京有共同的长远利益。但是,德里应专注于具体项目的合作条件,而不是对“一带一路”作为一个整体被迫表态,或“支持”或“反对”。在眼下,德里的当务之急是,要认识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并非由外交部来解决的外交问题。印度要充分调动国家资源,创造包括公共和私营部门在内的有效机制,精心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带来的长远机遇和挑战。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