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6月11-12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就锡亚琴冰川(Siachen Glacier,又译作“星峡冰川”)军事对峙问题举行第13轮会谈,但未能取得任何进展。这个结果早在预料之中,因为在会谈前夕,印方公布了由内阁安全委员会批准的会谈方针,显示印方仍奉行其坚持多年的强硬政策,无任何松动迹象。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公开挑明:“不必期望会有戏剧性的宣布或决定”。

印巴在2003年底达成协议,双方沿克什米尔控制线实行全线停火,位于控制线最北端的锡亚琴冰川地区也包括在内。从2004年起,两国就锡亚琴地区非军事化问题举行国防部秘书级会谈,但一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人们也不抱太大希望(此前,在1986至1998年间,双方就锡亚琴问题也进行过七轮会谈)。

然而,此次会谈却有所不同,其时适逢两国关系大环境、尤其是经贸关系发生积极变化,各方对会谈关注增多,期待上升。另外,今年4月7日,锡亚琴地区巴方一座军营遭遇雪崩,139名军人和勤务人员无一幸免,这不但引起印度人广泛同情,同时也激发印度舆论关注本国驻守锡亚琴士兵的命运。恰巧,4月8日,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对印度进行私人访问,他当面向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表示,希望尽快解决双方从锡亚琴撤军的问题。人们普遍相信,辛格总理致力于改善与巴关系,尤其是他曾于2005年亲自视察锡亚琴冰川,呼吁把这一地区变成为“和平之山”。

印巴交恶半个多世纪,积累了许多难题,近年来双方择其要者,归纳为“八大问题”开展“全面对话”,锡亚琴撤军就是其中之一。相比较而言,这应该是一个较为容易取得突破的问题,因为双方需要趋于一致,而且解决问题也不会牵动很宽的社会面。但是,从此次会谈情况看,锡亚琴冰川依然严寒,它对正在走热的双边关系来说,可能会是一个降温因素。

历史经纬

印巴在1947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分别获得独立,但立即因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爆发战争,后经联合国观察团调停,双方于1949年签订停火协议,并确立克什米尔“停火线”。停火线从西南往东北走,把整个克什米尔地区分割为巴控和印控两个部分,但在最北端却不得已留下一小段空白。由于当时人们对喀喇昆仑山脉地区的认识非常有限,加上那里远离人迹,谁也想象不到在那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冰天雪地未来会爆发战争,因此,停火线在地图上一个标为“NJ9842”的点上打住,再往下的走向则由一句文字予以模糊说明:“由此向北至诸冰川”。

1971年印巴爆发第三次战争,而后双方签署《西姆拉协定》,并以一条新的克什米尔“控制线”替代原先的“停火线”。但“控制线”在最北端部分并无变化,与“停火线”做完全相同的处理。结果,正是这一小段的模糊处理为以后印巴锡亚琴对抗预做了铺垫。

巴基斯坦在上世纪50年代就明确其立场:停火线最北端走向应由NJ9842点指向东北,连接喀喇昆仑山口,基本上是在这两点间拉一直线。1963年中巴边界协定就采取这一立场,将喀喇昆仑山口定为中巴边界的最东端。1967年,美国防务地图局采取相同立场制图,以致不少国家官方和私人出版的地图都效仿这种画法。这种画法把整个锡亚琴冰川划归为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事实上,印度在50-60年代对巴方的说法不甚在意,甚至有意无意地肯定过巴方的立场。据巴方自我统计,在1974至1984十年间,巴政府受理并批准了21宗外国登山队赴锡亚琴地区探险的申请。

然而,巴方好景不长,印度不久对控制线最北端的走向提出全然不同的看法。印方认为,最北端走向应由NJ9842点直指正北,沿萨尔托洛山脊(Saltoro Ridge)北行至中国边界。按照这种画法,位于萨尔托洛山地以东的锡亚琴冰川则完全落入印控克区的范围。

据有关人士回忆,进入80年代后,双方都有意增加在这一地区的活动,但印方抢先一步,巴方追悔莫及。

1984年4月,印军向萨尔托洛山地空投部队,迅速占领制高点和关键山口。等巴军随后赶到,发现已无力回天。而后多年,巴方曾数次做出重大努力,甚至打过雪山肉搏战,但始终无法改变局面,只能屈居劣势位置。由此,整个锡亚琴冰川处于印方控制之下,这一地区双方实际控制线与印方的主张线基本一致。

直至2003年,这里成为全球海拔最高的(6000米以上)战场,双方经常炮击,并时有小规模冲突。据报道,经20年经营,双方在萨尔托洛—锡亚琴地带建起一批营地,150个哨所,并各有3000名士兵常年驻守。

战略包袱

印度军方曾强调占领锡亚琴冰川对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为这可防止巴基斯坦与中国联手从锡亚琴南下夹击印控克区。现在看来,这种假想显然过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巴两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其实,锡亚琴地区并无多大战略价值,而双方为其付出的代价却极为高昂。从1984年开战到2003年停火,双方死亡共约2000人,但其中大多数并非死于枪炮,而是死于人类难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去年,在完全停火的条件下,印方死亡人数仍高达26人。另外,锡亚琴对峙使两国财政也承受非常沉重的负担,据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每年为此开支分别为3亿和2亿美元。

显然,早日实现撤军已成为印巴双方共同的需求。然而,对于如何实施撤军,如何通过撤军获取利益最大化,双方各有盘算,思路南辕北辙。

印方的核心考虑是,必须确保撤军后巴方不会派兵占领印方撤出的区域。为此,印方提出撤军必须要有前提条件,即双方对目前的“实际地面位置线”予以共同确认,不仅在地图上标明,而且在地面上标定。也就是说,通过撤军,将地图上控制线最北端的空白部分按照印方的意志予以确定,并通过条约双方承诺决不越线。这一前提条件相当苛刻,无异于宣布印方全胜,巴方全败。曾有传说,印方一度考虑过松动立场。然而,1999年巴军越过克什米尔控制线占领卡吉尔高地,印方艰难夺回一个个山头,巴方遵守承诺的信誉在印方眼中降到最低。此后,印方坚持强硬立场,不再考虑灵活处理。

然而,巴方在锡亚琴问题上从不缺乏道义感。巴方经常指出,印方1984年的行动公然违反《西姆拉协定》关于任何一方都不得用武力改变控制线现状的规定,无异是侵略行为;现在印方想通过确认“实际地面位置线”使印方1984年行动的结果合法化,显然是霸权行径。

巴方提出的撤军方式及后续行动与印方针锋相对:双方首先无条件撤军,军事部署恢复到1984年以前的状态,然后通过谈判解决控制线最北端部分的走向问题。巴方承诺撤军后决不会出兵占领印方撤出的区域,甚至曾表示,可以接受以条约附件的形式展示“实际地面位置线”,但坚决反对将确认此线作为撤军的前提条件。

眼下印巴两国政府都是弱势政府,都没有能力在敏感问题上做出任何妥协,解决锡亚琴非军事化问题还需时日。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最终能否解决,关键看印度最高领导层能否做出有魄力的政治决断,印方能否采取一定的灵活姿态,是否愿意给巴方一定的“舒适度”。印度是南亚地区的中心大国,解决与周边小国之间的问题,大国必须要有超越小国的胸怀和气度。南亚二战以来的国际关系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并将继续证明下去。

 

话题:



0

推荐

毛四维

毛四维

96篇文章 6年前更新

退休外交官。愿更多了解印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