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来,印度“国家海事基金会”(NMF)就中国潜艇进入印度洋并在科伦坡港和卡拉奇港停靠先后两次发表研判文章,作者是该机构执行主任、现役海军上校GS库拉纳博士。

印度“国家海事基金会”成立于2005年,是一个拥有海军背景的自治研究机构,以印度海上安全为研究中心,向全国提供一个学术平台。中国海军战略是其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库拉纳博士的两篇研判文章不事渲染,分析专业,值得一读。其基本结论有三:一是中国潜艇进入印度洋有其必然性,或将成为新常态;二是印度应对之关键是必须加强与美国的海军合作;三是近期中国潜艇停靠卡拉奇或许与中国将向巴基斯坦出口潜艇事相关。

以下将两篇文章全文照译,仅供参考。

对中国元级潜艇访问卡拉奇的评估

2015724日)

20155月,中国一艘元级041型潜艇(舷号335)进入印度洋并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停靠一周。这一发展在印度引起警觉,至少媒体圈反应强烈,尤其是考虑到,仅在六个月之前,中国于20149月和11月首次在印度洋部署宋级潜艇,并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停靠。科伦坡停靠之后,国家海事基金会题为《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部队向印度洋“伸出海腿”》的评估文章(20141121日)预言,中国潜艇今后将在巴基斯坦港口停靠。现在,需要对这些先兆性的发展做出客观评估,搞清中国在印度洋部署潜艇的意图及其对印度的含义。

就像其潜艇在斯里兰卡港口停靠一样,中国很可能表示,这是为了在亚丁湾打击海盗而进行途中补给。然而,最新发展或许与南中国海安全形势日趋紧张相关,包括中国和美国正在走边缘路线。如果在这个地区发生海上冲突,中国经印度洋的能源航线在战略上说将极为脆弱。因此,中国或许试图以部署潜艇来阻止潜在敌手切断其印度洋海运通道。

潜艇行动隐蔽,从来就被视为是一种有力的战争平台。卫星和空中侦察技术的发展也未能征服潜艇天然具有的隐身优势。另外,水下武器系统、尤其是对舰或对地导弹的发展,更进一步提高了潜艇的杀伤力。然而,对于常规(柴油驱动)潜艇来说,比如中国的宋级,其唯一局限就是每隔两三天就得浮出水面进行充电(为了获得氧气,其间隔取决于电池使用程度)。这就使潜艇作战能力受到限止,自身易受攻击。然而,不依赖空气的动力技术(元级拥有)则大为缓解了这个问题,其自带的液态氧能使潜艇在水下连续航行长达两至三周。

至于335号舰造访卡拉奇的目的,最大可能是向巴基斯坦海军展示元级潜艇。已有报道,巴基斯坦海军或将获得8艘中国的元级041型潜艇。卡拉奇船舶工程公司(KSEW)与中国船贸(CSOC)签订的合同还包括,其中有几艘将在卡拉奇建造。这批潜艇将采用不依赖空气的斯特林发动机,中国声称这比目前世界上常用的不依赖空气动力系统更为有效。在卡拉奇停靠一周(若为补给无需这么长时间),或许是为了向巴基斯坦船厂以及海军人员就设备和武器系统、尤其是不依赖空气的动力系统,进行舰上培训。

总体上说,这两个批次的中国潜艇进入印度洋(停靠科伦坡和卡拉奇),很有可能是为其在这一地区潜艇常规化部署预做“气球测试”。当前发展很可能有助于中国海军熟悉印度洋新作战环境,对其进行远距离行动、情报收集、印度洋航道勘测等方面的训练,而这些对中国今后在这一地区开展潜艇行动至关重要。眼下,中国潜艇仅需燃料、食品和淡水的补充,但从长远看,随着巴基斯坦海军(以及这一地区其他海军,比如泰国海军)与中国海军使用同一类型的潜艇,中国海军将得到更为全面的后勤支持,包括技术服务,设备部件、甚至是弹药的更换。这将使中国海军得以在印度洋长期部署。

虽然中国将继续在这一地区部署常规潜艇,但不可排除,只要有可能,中国会辅之以新一代改进型093攻击型核潜艇进入印度洋。此类潜艇不仅配置对舰和对地导弹打击系统,还拥有运送特种部队的小型水下输送器。核潜艇无需补给,也无需借助印度洋沿岸任何港口(除非其有意炫耀武力)。

中国与印度关系复杂,是一种竞争的、甚至有可能是潜在敌手的关系。因此,尽管中国增加在印度洋的潜艇部署或许并非直接针对印度,但对新德里而言,这一发展具有严重的国家安全的含义。为应对中国潜艇增加进入印度洋的新局面,印度应发展有效的空中、水面和水下的综合反潜战能力,包括水下“海事预警系统”(MDA)的建设。

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部队向印度洋“伸出海腿”

20141121日)

在海军行话中,获得“海腿”(sea-legs)意味着陆地汉不再晕海。中国潜艇史无前例地进入印度洋远程部署,是一具有深远影响的先兆性发展,可以比喻为传统的“大陆”强国伸出了“海腿”。有史以来第一次,在20149月底,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艘潜艇和一艘潜艇补给舰停靠在科伦坡港。继而,201411月初,另一艘中国潜艇和一艘类似的补给舰停靠同一港口。两艘潜艇的身份及其任务仍不清楚,至少在公众领域众说纷纭。

大部分媒体报道称这两艘潜艇为核动力潜艇,其舰名据说是“长征2号”。“长征号”是中国汉级攻击型核潜艇的代号,从19741991年,先后5艘服役。然而,“长征2号”在2005年就已退役。这种模糊不清的状况或许源于中国亦将其潜艇通称为“长城号”。最后,专家根据在科伦坡港停靠的第一艘潜艇的舷号判断,那是宋级柴油动力潜艇。第二艘身份仍不明确,有可能就是上述同一艘柴油动力潜艇,但肯定不是核潜艇。

正如印度媒体所报道的那样,这一史无前例的发展在印度掀起一场风暴。新德里认为,中国潜艇在离印度南部海疆不远处停靠,纯属“对印度安全关切的无视”。通过政治高层和外交渠道,新德里对科伦坡允许中国潜艇进入表达了强烈不满。这一发展引出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中国潜艇进入印度洋是意想不到的吗?

第二,科伦坡允许中国潜艇停靠其港口是合适的行为吗?

第三,印度应该如何应对?

自从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诞生之后,中国海军战略的中心就是潜艇战。在早年,面临强大邻国的威胁,潜艇为人民解放军海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不对称优势。中国今天的安全环境已大不相同,但其利益和弱点都远超出其海疆的范围。至少在未来数十年里,中国海军无力通过“海洋控制”来保卫其遥远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海军的唯一选择是部署潜艇部队,从而实现“惩戒”和“有限力量投射”。

因此,“和平时期”在印度洋部署潜艇则成为中国海军熟悉新作战环境之必须。(中国声称部署潜艇是为了打击海盗,这难以令人信服,因为部署一种用于战争的强大作战平台去对付海盗,显然不是好的选择。)

过去十年,印度国内外有关中国海军战略及其现代化建设的媒体报道和专家论文不可胜数。其中不少指出,在印度洋部署潜艇将是中国海军的中期目标。以下是一些明显的标志:

其一,中国海军南海舰队自本世纪初以来得到扩充,包括在海南岛建成一新的潜艇基地。(这支舰队可能负责印度洋方向。)

其二,2006年以来,新一代商级(及其后续型)攻击型核潜艇服役,以执行远程任务。

其三,印度数任海军参谋长对中国核潜艇数量增多表示关切。

其四,印度防务研究所(IDSA)在2008年分析中国在印度洋的“珍珠链”所拥有的军事潜力。

其五,美国有关报告在2012年指出,中国海洋情报船在印度洋收集海洋测量信息。

鉴于以上,中国潜艇进入印度洋应属意料之中;但意料之外的是,中国海军用的是常规潜艇,而非具有长期续航能力的攻击型核潜艇。可能的解释(或许推断)是,新一代的093型和095型攻击型核潜艇(配有对地巡航导弹)尚不成功,或至少尚不宜部署。(20143月有关中国攻击型核潜艇在印度洋执行战备巡逻的报道并没得到证实。)

再来看中国潜艇在科伦坡港停靠这一特别发展。在斯里兰卡看来,允许中国潜艇进入其港口完全合法正当,因为军舰对外国港口进行友好访问是国际惯例。那么,斯里兰卡此举在法律上有问题吗?中国和印度并非处于战争状态,因此,不能谴责科伦坡违反了战争法(LOAC)有关中立的规定。印度援引19877月印斯签订的协定,其中规定斯方任何港口“不得被任何外国用于有损印度利益的军事用途”。但是,这一协定的条款并不是客观的,而是取决于如何解释。比如,没有客观标准来确定怎样才算“有损印度利益”。不管怎么说,1987年协定并不解决核心问题。我们今天讨论中国潜艇进入科伦坡,但明天他们的潜艇或将进入卡拉奇或瓜达尔港,届时我们又有什么协定可援引呢?

总而言之,印度亟需制定应对之策,避免战略选择进一步狭窄化。需要外交努力,但那顶多只是总体方略中的一个附属方面。关键是需要威慑能力,并对最坏的可能有所准备。印度最近决定提升与美国海军交往的规模,包括举行马拉巴多国海军联合演习,标志着决策者们正“指引正确航向”。

话题:



0

推荐

毛四维

毛四维

96篇文章 6年前更新

退休外交官。愿更多了解印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