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何不参加“一带一路”?一个权威回答

一、一年半来南亚国际政治发生了很大变化
自莫迪2014年5月宣誓就任印度总理以来,在一年半时间里,南亚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中印关系更上一层楼。2014年9月习近平访印,是莫迪就职后第一位往访印度的大国领导人,充分显示中国在战略上对印度的高度重视。莫迪的对华政策比其前任要积极进取,他欢迎中国对印投资,愿意深化两国的经济关系。今年5月莫迪回访,继续推进双边关系的发展势头。虽然习访印时出现边...
近来,印度“国家海事基金会”(NMF)就中国潜艇进入印度洋并在科伦坡港和卡拉奇港停靠先后两次发表研判文章,作者是该机构执行主任、现役海军上校GS库拉纳博士。
印度“国家海事基金会”成立于2005年,是一个拥有海军背景的自治研究机构,以印度海上安全为研究中心,向全国提供一个学术平台。中国海军战略是其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库拉纳博士的两篇研判文章不事渲染,分析专业,值得一读。其基本结论有三:一是中国潜...
印度东临孟加拉湾,西接阿拉伯海,南指印度洋中心,位于环印度洋地区海运航路的中枢。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需要印度的响应与合作。
确实,印度是中国最早邀请参加“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据印媒报道,早在去年2月,在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17轮会谈期间,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就邀请印度共建“海上丝绸之路”。
今年3月,在双方正紧锣密鼓准备印...
5月14至16日,印度总理纳兰德拉·莫迪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这是印方对习近平主席去年9月访印的回访,也是莫迪执政一年以来的外访收官之作。
自去年5月印人党(BJP)执政以来,印度外交空前活跃,基本形成一个“以美国为首要”的全方位外交布局,中国在其中亦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时,自2013年3月中国本届政府就任以来,中印在两年间进行了两轮高层互访(包括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印和同年10月印度总理曼莫汉...
3月10日至14日,印度总理莫迪对印度洋的三个岛国斯里兰卡、毛里球斯和塞舌尔进行了正式访问。各方媒体对莫迪此行高度关注。印度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印度时报》发表题为《战略转变》的社论,称访问彰显印度外交正由防御型向进取型转变,印将直面地缘政治现实,积极在环印度洋地区推进其战略目标。美联社连续报道,篇篇直指中国:第一篇题为《莫迪访斯里兰卡意在削弱中国影响》,下一篇题为《莫迪希与斯里兰卡常来往以挡开中国》...
2015年春节,印度总理莫迪给中国人送来两则信息,一则令人喜,一则使人烦。喜的是,大年初一,莫迪通过其“推特”账号向中国人民祝贺羊年新年,并用中文写道:“祝中国人民新羊年快乐,恭喜发财。”此系中印关系史上前所未有之举。烦的是,第二天,莫迪前往中印边境争议地区、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出席“阿邦建邦”29周年庆祝活动。与以往处理类似事件一样,中方立即做出反应,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其实,印度在处...
去年5月和今年9月,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访问印度,但这两次各方关注的访问都被严重的边境对峙事件干扰了。从边防管控的层面看,双方孰是孰非很难厘清,因为在争议地段,两边对实际控制线的走向各持己见,以致此类事件无法从根本上避免。但从国家战略的层面看,中印显然都是输家,因为双边关系的中心不时聚焦于喜马拉雅山地的某一道岗或某一条沟,模糊了两个东方大国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前景。
9月1...
笔者最近在多个场合,包括在最新一期“一虎一席谈”电视辩论节目中,多次指出,美国和印度的决策层中确有一批人要把美印关系引向“联手制华”的方向。《印度时报》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证实了这一点。
9月28日,印度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印度时报》发表印裔美国专家阿什雷·泰利斯(Ashley Tellis)的文章,标题是《莫迪访美成功之秘笈》。
笔者认为,对于关心和研究中印关系和印美关系的读者和学者来说,此文必...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17日至19日对印度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一次不寻常的访问。对中方来说,此访充分展现其大力提升与印经济关系的强烈意愿,能做的都做了。对印方来说,此访为其在敏感问题上表达关切提供了一个特别机会,该说的都说了。对于世界上关注中印关系的诸多第三方来说,“龙象共舞”和“龙象相争”都上演了,想看的也都看到了。
此访对中国和印度都十分重要,但两者的出发点并不相同。就中国而言,面对东海和南中...
前不久,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成功访华,尤其是双方签署了《边防合作协议》,为舒缓一度突出的边界问题,继续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安宁,做出了新的努力。但坦率地讲,此访也不无遗憾,主要是印方在最后一刻打了退堂鼓,没有与中方签署拟议中的放宽签证限制的文件。
中印两国政府在2003年签订过一个《关于简化签证手续的谅解备忘录》,其核心条款是,双方驻对方的使领馆可以颁发“半年多次有效、每次停留不超过90...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最近成功访华。此访成果丰硕,可圈可点。中方高度重视,给足礼遇:国家主席习近平设晚宴款待,李克强总理亲自陪同参观故宫,安排辛格在中央党校发表演讲,前总理温家宝还以老朋友身份与其相见。双方通过此访充分展示了诚意:在敏感的跨境河流问题上签订了加强合作谅解备忘录;隆重推出具有乐观商业前景的在印建立“中国工业园”的构想;议论十多年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倡议终于得到印度官方较为积极的回应;...
“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这是中国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印度期间,于5月20日在印度报纸发表其署名文章的标题。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中印作为亚洲两大邻国,天造地设,历史注定我们终将走在一起。”这似乎是历史学家的深思,或许是哲学家预言。也可以说,这是李总理此次印度之行的灵魂。
5月19至21日,李克强总理对印度进行了三天举世瞩目的访问。完全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访问。因为:这是一次战略之旅,凸显中国新一届政...
中国和印度在边境西段持续了21天的“帐篷对峙”5月5日终于落下帷幕。经过密集的外交磋商,双方最终同意在对峙地区“同时撤出”。撤离行动在当晚实施完毕。至此,两国有关外交官想必定有一种悬石落地的感觉:印度外长库尔希德将如期于5月9日往访北京,中国总理李克强任职之后的首次出国访问计划或将不受影响。可以说,中印关系避过了一劫。
据印度媒体报道,4月15日,在中印边境西段、喀喇昆仑山口以南约40公里处,中方一个排约3...
12月14日,应环球网邀请,我与网友就中印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在线交流。以下是交流的主要情况。
问: 有人说中印关系走向不容乐观,不知毛先生个人对此怎么看,中国又应该如何化解目前的不利因素?
答: 我对未来中印关系持谨慎乐观态度。比如,2012年中印关系进展就比较积极,尤其在政治和社会舆论方面,相比较2009-2010年的情况,好了许多。今年初,戴秉国国务委员访印,通过媒体明确向印度民众进行政策交...
上周,印度媒体的一则报道把中国人激怒了:“印度海军欲在南海横插一杠”!一时间,类似报道充斥网络,相关博文义愤填膺。
其实,我们很有可能是被印度媒体忽悠了。因为,印度国家安全顾问梅农其时正好在华访问,他立即做出澄清,12月5日的《印度教徒报》(The Hindu)对此做出详细报道。可惜,那篇报道没有引起中国媒体的应有重视。
现将该报道相关部分逐字逐句译出如下:
标题:在海军参谋长评论之后,梅农说媒体应该“更...